【水源地·自來水博物館】
一聽到自來水博物館,我就想到小學生的戶外教學,然後就興趣缺缺。不過,這個自來水博物館充滿了偽出國的歐式體驗。
1887年在劉銘傳時期,台北官方正式取用了地下水讓民眾使用。不過因為當時的台北並無下水道,地下水源經常會受到人們排泄物的污染,以至於霍亂肆虐。因此,台灣總督府在台灣的都市計畫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就是發展乾淨的飲用水。
經歷了數年的探勘與規劃,台灣的第一個自來水廠終於在1908年成立。這個水場由於耗資不菲,又需要推廣自來水普及,因此建造了這樣一個新古典主義的唧筒室(機械抽水和排水的廠房)來昭告天下。
在乾淨的水離開水園區前,水會被儲存在淨水池。淨水池入口是漆成紅色的新古典+粗石砌風格建築。這麽多充滿藝術美感的建築規劃是希望當時的人們對於總督府的新政會有多謝信心,接納度可以高些。